close

(台中網路行銷眾智數位行銷APP_line_SEO_blog ,眾智數位科技網路行銷)

  新浪科技 穆媛媛

  “收益又降了!”這是做婚禮策劃工作的木南最近常常會發出的感嘆,近一年來,餘額寶等互聯網理財產品幾乎改變了她的生活習慣:每天早上到公司第一件事,一定是查看新浪科技官方微博發佈的“互聯網理財產品每日收益播報”;每月發工資後第一件事一定是將錢轉入餘額寶。

  6月13日是餘額寶的周歲生日,也是互聯網理財產品誕生一周年的日子,小微金服官方數據顯示,截至目前,餘額寶用戶已超過一億戶。

  越來越多像木南這樣的用戶,開始使用餘額寶並逐漸成為其忠實粉絲。整整一年來,在享受其便利的同時,大家也紛紛嘆息於其收益的下降。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在一年的時間里,從最高峰時的6.763%降到了目前的4.742%(截止6月16日),幾乎與銀行5年定期存款利率持平,甚至低於銀行的一些理財產品。

  一面是一去不返的高收益時代,一面是來自傳統銀行及同質產品競爭的壓力。改變了人們生活的餘額寶,將如何改變自己?

  餘額寶周歲生日:喜悅與危機

  2013年6月13日餘額寶正式上線,成為第一隻互聯網貨幣基金。彼時,誰也沒料到餘額寶竟會迅速竄紅,而這在其不斷刷新的資金規模和用戶數據上便可見一斑。

  數據顯示,截止2014年1月16日,餘額寶規模突破2500億元,用戶數達到4900萬人。從0到2500億元,餘額寶只用了200多天;而這種增長呈不斷加速趨勢,根據2月14日的數據,餘額寶資金規模突破4000億元,用戶數超過6100萬人;截止目前,餘額寶用戶規模已突破1億人,或許用“一舉成名”形容餘額寶的成長也不為過。

  憑藉著餘額寶的竄紅,原本“名不見經傳”的天弘基金在短期內盆豐缽滿,以高達5537億元的“身價”彎道超車於昔日基金老大華夏。

  “錢”景誘惑、人氣爆棚……餘額寶的火爆引得眾人艷羡,紛紛想要從這門生意中分得一杯羹。按捺不住的互聯網平臺爭相啟動“寶寶”計劃——試水線上理財。

  然而,火速上線的“寶寶”從一開始就遭遇到同質化的拷問,甚至難擺脫複製的痕跡,加之餘額寶先入為主的印象,後起的“寶寶”無論從規模還是用戶數量上短期內都難以超越餘額寶。

  數據顯示,微信理財通截至一季度規模超800億元;匯添富現金寶貨幣基金規模達327.3億元。而同期餘額寶的規模已超5400億元,餘額寶仍舊占據了寶類市場較大份額。

  與從業者不同,用戶最關心的還是收益。“現在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支付寶查看收益,不知不覺用餘額寶都一年了”,餘額寶資深用戶趙燁如是感慨。“這一年觀察下來,身邊的同事朋友都用餘額寶賺得了或多或少的收益,沒風險能讓錢生錢,所以現在自己也打算存錢到餘額寶了”,做事一向謹慎的肖蕾在觀望一年後終於“出手”。

  高收益固然使人欣喜,然��“寶寶”本為貨幣基金,其收益會隨銀行間市場利率的波動而發生變化。由於近期銀行間市場利率走低,“寶寶”收益自然也呈現出下滑趨勢。據統計,截止6月16日,50多只“寶寶”類理財產品中7日僅有9只產品年化收益率還保持在5%之上,而餘額寶的收益率為4.742%,位列22位。

  對此,小微金服相關負責人也證實了這一觀點,餘額寶類產品對接貨幣基金,投資種類多為“協議存款”,貨幣基金整體收益會隨著市場資金面的寬鬆程度變化,因此在目前市場資金相對寬鬆的情況下,“寶寶”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屬正常現象。

  該負責人同時指出:“過去一年‘錢荒’導致資金面緊張,高收益使得餘額寶看似一款單純的理財產品,事實上在‘錢荒’問題得以緩解後,餘額寶將根據用戶專享權益拓寬產品外延,回歸常態”。

  餘額寶改變的世界:個人存款的變革

  理財,對於沒有多少存款積累的年輕人而言是陌生的。但隨著餘額寶等“寶寶”類互聯網理財產品的誕生,理財便成了全民行為。

  “一個月能存多少錢?存在哪家?定期還是活期?”在北京工作的小李每次回家都不免被父母“審問”財務狀況,“房子這麼貴,還要結婚,算計不好就受窮啊。”對於生活和工作都基本在互聯網上的小李來說,接受餘額寶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,他也是第一批的餘額寶用戶。

  而對於小李的父母,這一年來與餘額寶的態度則是坐了一次過山車,從一開始的不信任:“電視上說網上的騙子很多,怎麼能存在網上呢?”到後來的開始接受:“五萬塊每天就能9塊?這是哪個銀行的?”“淘寶啊,我知道,電視上經常看到他家的廣告”。

  “主要還是圖方便,而且沒什麼門檻,比較適合年輕人理財”,小李將餘額寶比喻為“懶人理財神器”,她說:“現在每天睜開眼睛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餘額寶,查查收益。看到那排紅色數字不斷翻滾,心裡就暗爽!輕輕鬆松就能賺錢,雖然只是一點點,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理財了”。

  “靈活支取,短期內也能獲得一定收益”,與姐姐合開服裝店的劉雯,從今年年初開始使用餘額寶,目前已有近千元的收益,平均每個月100多元。劉雯說,想想這筆錢曾存在銀行的時候,利息少到可以忽略不計。而餘額寶帶給劉雯最直接的影響,除了收益,還有效率。劉雯算了一筆賬,自己的服裝店每隔兩個月進一次貨,而期間這兩個月要將貨款存進銀行基本無利息可收,但放進餘額寶的話則可獲益幾百元。

  比起小李與劉雯,趙燁可謂餘額寶資深玩家,從去年7月開始,他就把自己這幾年存下來的10萬元全部搬進了餘額寶。起初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,後來發現10萬塊錢一天的收益就是18元,以此計算一年下來就能多收入6000多元,而這是通過銀行定期存款無法辦到的。

  不過,就在兩個月前趙燁將部分資金搬了家。“現在餘額寶的收益大不如去年了,而且還在繼續跌,每月輕鬆收益幾百元的日子過去了”,趙燁合計後留了2萬元在餘額寶,其餘的8萬元則存了銀行定期,趙燁解釋道:“銀行三年定存利息算下來和餘額寶收益差不多,定期存款也能抑制我花錢的欲望,所以其實也還好”。

  餘額寶改變的世界:國家經濟的變革

  “寶寶”的出現,尤其是“寶寶”規模的迅速壯大,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,更令傳統銀行業開始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危機。

  據央行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,2014年4月居民人民幣存款減少1.23萬億元。這令長期處於金融壟斷地位的商業銀行們開始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。

  從前小額散戶根本不是商業銀行們的目標,甚至不將這個群體放入視線以內,即便提供理財產品,也通常以5萬元的“有色”標準來劃線…… 然而,突如其來的 “錢荒”卻陰差陽錯的成了一道分水嶺,一端是餘額寶坐擁幾千萬用戶,另一端則是因存款流失而驚慌的商業銀行。

  “小額也是錢,攬到一筆是一筆……”中關村某銀行的業務經理又扯著嗓子訓話,而業務員小張這幾個月來天天承受著如此的訓話與攬儲的壓力。

  這幾個月以來,小張和同事明顯感覺到來行里辦業務的人越來越少了,尤其是小額存款和咨詢理財產品的用戶,更是寥寥無幾,去年一個月輕輕鬆松就能完成的業務目標,現在費好大勁七拼八湊才勉強達標……“這餘額寶分明是要搶我們飯碗的節奏嘛,逼我們革命啊 ……”曾經一度小張與同事們吃飯時都會吐槽。

  當然,對餘額寶有意見的不止銀行小職員們,就連大名鼎鼎的評論員鈕文新也不止一次的呼籲取締餘額寶。

  不過,評論員的觀點也並非所有人認同。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認為,餘額寶是普惠型的財富管理,因為餘額寶的出現,讓每一個人哪怕只有幾百塊錢都可以進行理財,推動了金融產品改革,是一種創新和進步。

  原本吐槽過餘額寶的招商銀行前任行長蔚華,在4月9日召開的博鰲論壇再度發話:認為銀行脫媒是必然,如果有了餘額寶以後,銀行需要花更高的利益把貨幣資金從同業存款吸收回來,這就是犯傻。只要貨幣利率化放開就能解決這個問題。因此餘額寶是倒逼銀行的改革,對利率市場化起促進作用。

  誕生不足一年,餘額寶已遭此眾議。是存?是亡?今年兩會期間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正式明確了這一點:“餘額寶等金融產品肯定不會取締;過去沒有嚴密的監管政策,未來有些政策會更完善一些”。至此,監管層發聲總算讓“寶寶軍團”的擁躉們吃下一顆定心丸。

  然而,也正是這一定論,卻使得商業銀行愈發意識到自己的被動,於是不得不踏上自我“革命”之路。可事實證明,倉促上馬的“革命”很難成功。銀行版“餘額寶”未獲用戶認可,一接近銀行的知情人士對新浪科技表示,銀行版“餘額寶”不過是銀行被“寶寶”倒逼下的產物,只是銀行充當“門面”的工具,因收益率遠高於存款利率,所以銀行幾乎不會對外宣傳,更不會主動介紹該類產品給用戶。

  “寶寶”類產品則不同,他們擁有互聯網平臺本身的優勢。首先海量的用戶基數;其次互聯網“寶寶”呈現出的是全新的以消費為導向的生活化理財方式,而傳統銀行只是對於舊模式的改造和延伸,並無創新;再次,互聯網“寶寶”通過大數據分析用戶需求、靈活定製產品,而這都是傳統銀行所不具備的。

 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,以互聯網為平臺的“寶寶”們已經開始侵蝕銀行壟斷利益,正在倒逼傳統經濟進行革新。該人士解釋稱,長期以來銀行的壟斷地位決定其存貸款利差大,這部分利差銀行會悄悄放入自己口袋,散戶基本得不到錢。而貨幣基金卻能以大資金或銀行的角色出現,將利差還給散戶。這種方式自然更容易受到用戶追捧。

  因此,有觀點認為餘額寶類產品的出現不僅開啟了互聯網金融的新紀元,這種全新的金融模式或是對傳統經濟的挑戰與警醒,至少現階段已經有跡象表明,傳統銀行業被這種新景榮模式倒逼,開始自我變革。

  “餘額寶”的未來與衍生

  餘額寶開創了線上理財的先河,引發了“鯰魚效應”,觸動了傳統銀行的敏感神經……

  然一年後的今天,同質化競爭以及利率市場化的推進,加之難以維繫的收益,使得餘額寶不得不面臨持續發展難題。

  當高收益一去不返,餘額寶路在何方?

  餘額寶創始人之一,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理財事業部總監祖國明表示,去年餘額寶上線不久即遇“錢荒”,收益率一路上漲。今年在央行調控之下,市場資金面相對寬鬆,餘額寶收益率也隨之下滑。綜合歷史數據來看,貨幣基金收益率一般在4%左右趨穩,因此目前餘額寶收益在正常範圍,並逐漸趨於平穩。

  對於收益率下降後出現的用戶資金搬家情況,支付寶資深公關總監陳亮表示,餘額寶的用戶總數仍在增加。不可否認的是,春節過後隨著餘額寶收益率下滑,加上各種圍繞著餘額寶的爭議,確實出現小部分用戶出逃。

  經過調查後陳亮發現,這部分出逃用戶均為餘額寶專一理財用戶,他們對於收益率十分敏感,哪怕小小的變動,他們也會將資金轉到收益更高的地方。

  然而,專一理財與支付寶推出餘額寶的初衷並不吻合。陳亮介紹,餘額寶並非理財產品,而是一種提供增值服務的現金管理工具。因為餘額寶將貨幣基金在渠道方面創新,可同時滿足用戶在消費、存款、理財這三方面的需求,因此積累了大量忠實用戶。

  根據小微金服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,餘額寶積累起來的這些忠實用戶多數為年輕人,存款金額平均在六七千元,他們更註重餘額寶的靈活性與便捷性。

  對於餘額寶未來的發展,業內人士也表達了不同的觀點。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研究員楊馳表示,餘額寶更多的是渠道創新而非商業模式的創新,複製成本較低,也正因為此,市場上的類餘額寶產品非常多,因此,餘額寶需要在創新上更加深入。

  但也有人認為,餘額寶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投資產品,它兼顧了結算和支付功能,是一個集成性的產品,因此,餘額寶不必過分自危。

  對此,天弘基金副總經理周曉明表示,未來餘額寶會專註於產品應用場景和功能方面的提升,目前正在積極準備其他方向的產品和服務。

  事實上,從今年年初開始,支付寶就在拓展餘額寶的新“玩法”。2月的用戶專享權益“元宵理財”;4月上線餘額寶用戶專享的招財寶平臺;4月底聯合浙江聯通、廣州電信推出餘額寶“0元購機”活動;6月能自動為用戶購買彩票的“永不停彩”功能問世……由此見得,餘額寶的消費場景已不再局限於單一的線上模式,而是延伸至多維度、多元化的模式。

  廣州某印染廠業務員周曉毅最近正盤算著換一部手機,得知餘額寶與廣州電信聯合推出了0元購機計劃後,周曉毅算了一筆賬,他以紅米手機為例,餘額寶用戶授權凍結資金為990元,而該款機型對應的套餐價格為129元/月,但用戶每月實際只需要繳納99元套餐費,無需預存話費,套餐協議期為2年,被授權凍結的990元在協議期內產生餘額寶收益。

  那麼實際消費則為99*12*2-990*2*0.05(擬餘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為5%)= 2277元。這2277元包括原價129元/月的套餐兩年使用權、免費獲得一部價值799元的紅米手機以及額外贈送的部分流量,如此計算下來要比直接去營業廳辦理節省近千元。周曉毅說:“因為業務需要,我每月手機話費少則一二百元,多則三四百元,而我比較一圈下來,餘額寶的這套購機計劃的確是當前最超值的購機方案”。

  “大家一直都把餘額寶當做一個產品,其實餘額寶背後是用戶,對我們而言,所有的創新不再是簡單地運營產品,而是運營粉絲、服務用戶” ,周曉明如是表示。

  他同時指出,未來餘額寶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:一是利用餘額寶的技術為金融機構服務;另一方面則是將餘額寶做成一個平臺,將更多機構的更多活動接入進來。而至於細節,周曉明暫未透露。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news.sina.com.tw/article/20140618/12695198.html台中網路行銷眾智數位行銷APP_line_SEO_blog ,眾智數位科技網路行銷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蔡惠君鑒錐舷銥溜 的頭像
    蔡惠君鑒錐舷銥溜

    關鍵字廣告yahoogoogle眾智數位科技

    蔡惠君鑒錐舷銥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